漢中士女(錢、劉、李、《函》、廖、浙本同上、中卷各郡款式。元豐與張、吳本頂格。何、王、石本在第一行,頂格,與劉本同有志字。)
九
鄭真岳峙,元豐、《函海》本作跱。確乎其清。張、吳、何、王、石本僅存此卷注文,無讚。浙本補刻有讚,下各條及《梓潼士女》並同。鄭子真,褒中人也。玄靜守元豐本此下有一空格。道,履至德之行。乃其〔教〕人也「教」,教字當上在人字上。舊刻各本訛。曰:「忠孝愛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將軍王鳳備禮聘之,不應。家谷口,世號谷口子真。「云」〔亡,〕元豐及廖、浙本作云。他各本作亡。顧觀光云「宋本誤亡」。漢中與元豐本作興。立祠。此下,各舊本皆有小注云:「神中五徵,未詳其義。」元豐本已有。李本在書頭。 衛錢寫作衡。梁泥盤,玄湛淵亭。劉李本作渟。亭字通。衛衡,字伯梁,南鄭人也。少師事隱士同郡樊「季齊」〔志張,〕依《目錄》改正。以高行聞。郡九察孝廉,公府、州十辟,公車三徵,不應。董扶、任安從洛還,過見之,曰:「京師,天下之市朝也。足下,猶之人耳。「何」〔幸〕元豐、張、吳、何、王、廖、浙、石本作何。錢、劉、李、《函》本作幸。顧觀光云:「何字誤,當依別本作幸。」其在遠,以虛名屢元豐本作屬。動徵書。若至中國,則價盡矣。」此任、董將歸隱勸衡勿入仕語。衡笑曰:「時有險易,道有污隆。若樊季齊、楊仲桓,雖應徵聘,何益於時乎?苟無所〔佞,〕所下舊各本逕連下句。然,按文意,當有闕字。茲依《論語》補作佞。說詳注釋。則尼、元豐本作泥。軻栖栖。元豐、錢、廖本作栖,他各本作恓恓。字通。「是以」二字當衍。君平、《函海》本無平字,子真,不屈其志,豈元豐、錢、廖、浙本作豈,他本作其。子元豐、廖、浙本作子。他各本作其予。之徒也哉?此言君平、子真非避世者,以譏任董。吾何虛假之有。」安、扶服之,敬其言也。
鄧公亢對,顧廣圻校稿云:「亢對,舊刻各本作方到,當作亢對。」廖本逕改。顧觀光遵之。忠枉原情。鄧公,張、吳、何、王、浙、石本俱作先。元豐、錢、劉、李、《函》、廖本作公。顧觀光云:「宋本作公,因讚文而誤。然下仍作公。」成張、吳、何、王、石本誤作城。下同。固人也。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患諸侯強大,建議減削。會吳楚七國謀\反,假言誅錯。故吳相袁盎譖帝殺之。拜盎太常,使赦七國。七國遂叛。鄧公為謁者,入言軍事。《漢書》卷四十九云:「謁者僕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為將。還,上書言軍事。見上。」帝錢、劉、張、吳、何、李、《函》、王、石本無。元豐、廖本有。問曰:「七國聞晁錯死,罷兵不?」對曰:「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謀\反積數十年。錯患之,故欲削弱,為萬元豐本作万。世策,諸侯憂之;計畫始行,身死東市,諸侯莫憚。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怨,臣竊為陛下不取也。」《函海》此下小注云:「李本不字下衍敢字。惠校刪之。」帝歎息曰:「吾亦恨之。」武帝初,為九卿。
博望致遠,西南來庭。張騫,成固人也。為人強大有謀\,能涉遠。為武帝開西域五十三國,窮河源,南至絕遠之國。拜校尉,從討匈奴有功,遷衛尉,元豐本此下有封字。〔封〕博望侯。於是廣動詞,拓也。漢緣邊之地,通西南之塞,豐劉、李、《函海》作豐。《函海》注云:「應作豐。」絕遠之貨,令帝無求不得,無思不服。至今方外開通,騫之功也。 子游師生,讒巧所傾。張猛,字子游,騫孫也,師事光祿勳周堪;以光祿大夫,給事中,侍元帝。帝當廟祭,濟渭、欲御樓船。御史大夫薛廣德當車,免冠:此下省言字。「乞頸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廟祭矣。」帝色元豐與廖、浙本作色。錢、劉、李、《函》本作以。張、吳、何、王、石本並無色、以字。不悅。猛進曰:「主聖則臣直。今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危,故大夫言之。」帝曰:「曉人不當如是也。」讀如耶,《漢書》作邪。顧觀光曰:「原作耶,二字古通。」後與周堪俱以忠張、吳、何、王、石本誤作中。正為幸臣弘恭、石顯所譖毀,乍出乍徵。堪平和。猛卒自殺。
王孫養性,矯葬厲生。楊王孫,成固人也。治黃老。家累千金,厚自奉養。臨終,告其子曰:「我死,裸葬,以復吾真。但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函海》注云:「李本誤大。惠校改尺。」既下,從足脫之,以身親土。」其子不忍,見王孫友人祈侯。〔祈侯書〕諫之。依《漢書》卷六十七《王孫傳》補三字。王孫曰:「厚葬,無益死者也。夫僤元豐本作憚。錢、劉、李本作殫。他各本作僤。財送死,今日入,明日發,此真無異暴骸中原。《漢書》文作中野。裹以幣帛,隔以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