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篇第八十七十善部第六(此别五部)

  述意部忏悔部受法部戒相部功能部述意部第一夫以圣道远而难希。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于一篑。为佛起于初念。故万里之克。离初步而不登。三只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发足常步此心。开示初学须崇十善。今既五浊交乱过犯滋彰。不作则已。作便极重。用此量情如何轻侮。如经犯重罪人比此阎浮一万六千年。始同他化自在天寿一日一夜。用此长日寿命一万六千岁。比阎浮提日月则经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在阿鼻地狱。若更顽固不信佛经。即依观佛三昧经。过杀八万四千父母等罪。深重难计。弗可除灭。比见道俗于其斋日唯受五八三聚戒等论其十善都无受者。良由僧等隐匿圣教。致令不弘失于道分故未曾有经云。下品十善。谓一念顷。中品十善。谓一食顷。上品十善。谓从旦至午。于此时中心念十善止于十恶故。野干心念十善。七日不食得生兜率天。又上生经云。我灭度后四众八部。欲生第四天。当于一日至第七日。系念彼天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佛前。

  随念往生。言七日者。且从近论。尚感彼天。况复一生而不克获。问曰。天上胜报不可思议。如何七日便感大福。答曰。善因虽微获果甚大。如小爝火能烧大山。一善能破大恶。亦如少灯能破多闇。轻日能消重露。小子能生大树。世事尚然。何况善力也。

  忏悔部第二述曰。比见愚夫不肯受忏。口出妄言。云我但不作恶。即名为善。何须令我更复受忏。答曰。大圣兴教事同符印。若不受行便无公验。故须愿须祈不造众恶。依愿起行可得承受。如牛虽有力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若不预作辄然起善内无轨辖。后遇罪缘便造不止。由先无愿故造众恶。大圣知机故令受善。若谓我不造恶便是善者。汝不作善。亦应是恶。如牛马驴骡亦不杀生。岂是善耶。此乃心在无记。无罪福业。故须起念。专志深重。方成业道。  如未曾有经云。时有外道婆罗门妇。名曰提韦。夫亡家贫。自责孤穷欲自烧身祠天求当来福。时有道人。名曰辩才。教化提韦女人云。譬如有牛厌患车故欲使车坏。前车若坏续得后车。轭其项领。罪未毕故。人亦如是。假今烧坏百千万身。罪业因缘相续不灭。如阿鼻狱烧诸罪人。一日之中八万过死八万更生。过一劫已其罪方毕。况复汝今一过烧身欲求灭罪。何有得理。提韦白言。当设何方令得罪灭。辩才答言。前心作恶如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闇。自有方便灭除殃罪。现世安隐后生善处。提韦闻已心大欢喜。忧怖即除。即率家内奴婢眷属五百余人。围绕叩头。恭敬合掌。白辩才言。尊向所说灭罪事由。愿更为说除罪之法。当如法行。辩才答曰。起罪之由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耶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瞋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今当一心丹诚忏悔。若于过去。若于今身。有如是罪今悉忏悔。出罪灭罪。当自立誓救度眷属代其忏悔。所修福善施与一切受苦众生令其得乐。众生有罪我当代受。缘是受身至成佛道。忏悔讫已。更赐余善。当勤奉行。辩才更为受十善之法。具如下法。

  受法部第三述曰。若欲受戒。要对一出家五众人前受。具修威仪。胡跪合掌请一戒师云。我某甲今请大德为我作十善戒师阿阇梨。愿大德为我作十善戒师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十善。慈愍故(如是三说。此虽无文。然准受大戒请师义。亦无爽不请虽成。不如请之生善。然此十善是三乘之根本。人天之良药。得受妙果。寔由师训。岂得不请。纵对大众一时同请亦得)此之受法大意有二。初对人受。后自受法。初对人受依经略引二文。且依未曾有经云。汝今当诚心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如是三说。今当尽形受十善道。我弟子某甲从今尽形不杀不盗不邪淫。是身善业。不妄言两舌不恶口绮语。是口善业。不嫉妒瞋恚憍慢邪见。是意善业。是则名为十善戒法。

  第二依文殊师利问经。受十善法。此之十善共出家沙弥十戒文同。然此经意亦通在家菩萨。亦得同受。是故经云。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云何归依佛。佛告文殊。归依佛者。应如是言。大德我某甲。乃至菩提归依佛。乃至菩提归依法。

  乃至菩提归依僧(如是三说)我某甲已归依佛竟。已归依法竟。已归依僧竟(如是三说)次受戒相者。大德。我持菩萨戒。我某甲乃至菩提不杀众生离杀生想。  乃至菩提不盗亦离盗想。乃至菩提不非梵行离非梵行想。乃至菩提不妄语离妄语想。乃至菩提不饮诸酒离饮酒想。乃至菩提不着香华亦不生想。乃至菩提不歌舞作乐离歌舞想。乃至菩提不坐卧高广大床离大床想。乃至菩提不过中食离过中食想。乃至菩提不捉金银生像离捉金银想。乃至当具六波罗蜜大慈大悲。

  第二明自受法。若无出家人可对受时。于其斋日向佛像前。至诚忏已自发善愿。要期受云。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三说)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如是三说)次受戒相。云我某甲尽形寿于一切有情上。不简凡圣行大慈心。乃至菩提不起杀心。乃至不起邪见(如是三说)我某甲尽形寿于一切有情上。不简凡圣行大慈心。乃至菩提不起杀心竟。乃至不起邪见竟(如是三说。前对人受依此而受亦得虽非正文准意无妨也)。

  戒相部第四依大般若经(第四百七十三云)自受持十善业道。亦劝他受持十善业道。无倒称扬受持十善业道法。欢喜赞叹受持十善业道者(五戒八戒出家戒等并皆如是自受劝持)。又文殊问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出世间戒有几种。佛告文殊师利。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女等。是菩萨犯波罗夷。

  若以心分别畜生鬼神诸天男女非男女等。是菩萨犯波罗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不起慈悲心。是菩萨犯波罗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他物起盗想犯波罗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起妄语心犯波罗夷。

  又梵网经云。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菩萨。

  乃至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戒。诸佛之本原。行菩萨之根本。若受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言。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佛告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业杀法杀因杀缘。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而自恣心怏意杀生。是菩萨第一波罗夷罪(言波罗夷者此云极重罪也)。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盗业盗法盗因盗缘。咒盗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生佛性孝顺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物。是菩萨第二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业淫法淫缘。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姊六亲行淫无慈悲心。是菩萨第三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业妄语法妄语缘。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亦生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是菩萨第四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业酤酒法酤酒缘。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众生颠倒心。是菩萨第五波罗夷罪。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业罪过法罪过缘。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是菩萨第六波罗夷罪。

  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业毁他法毁他缘。而菩萨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第七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业悭法悭缘。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是菩萨第八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业瞋法瞋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是菩萨第九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业谤法谤缘。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是菩萨第十波罗夷罪。

  若善学诸人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

  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学。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学此十戒已。更有四十八轻法。

  并须当学以文繁不述学者看彼也)。

  功能部第五如大集经云。佛言。诸仁者。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得无所畏。二于诸众生得大慈心。三断恶习气。四少诸病恼为事决断。五得寿命长。六为非人护持。七寤寐安隐无诸恶梦。八无诸怨仇。九不畏恶道。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杀生得十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证无上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离诸杀害。长寿众生来生其国。

  佛言。休息偷盗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具大果报为事决断。二所有财物不共他有。三不共五家四众人爱敬无有厌足。五游行诸方无有留难。六行来无畏。七以乐布施。八不求财宝自然速得。九得财不散。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偷盗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到菩提时。于彼国土具足种种华果树林衣服璎珞庄严之具。珍奇宝物无不充满。

  佛言。休息邪淫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得诸根律仪为事决断。二得住离欲清净。三不恼于他。四众人喜乐。五众人乐观。六能发精进。七见生死过。八常乐布施。九常乐求法。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邪淫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无有生具。亦无女根。不行淫欲。皆悉化生。

  佛言。休息妄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众人保任所言皆信。二于一切处乃至诸天发言得中。三口出香气如优钵罗华。四于人天中独作证明。五众人爱敬离诸疑惑。六常出实语。七心意清净。八常无谄语言必应机。九常多欢喜。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妄语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无有生具。众妙宝香常满其国。

  佛言。休息两舌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身不可坏平等。二眷属不可坏平等。三善友不可坏平等。四信不可坏平等。五法不可坏平等。六威仪不可坏平等。七奢摩他不可坏平等。八三昧不可坏平等。九忍不可坏平等。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两舌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所有眷属。一切魔怨及他朋党。所不能坏。

  佛言。休息恶口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得柔软语。二揵利语。三合理语。四美润语。五言必得中。六直语。七无畏语。八不敢轻□语。九法语清辩。

  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恶口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法声充遍。离诸恶语。

  佛言。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天人爱敬。二明人随喜。三常乐实事。四不为明人所嫌共住不离。五闻言能领。六常得尊重爱敬。七常得爱乐阿兰若处。八爱乐贤圣默然。九远离恶人亲近贤圣。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绮语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端正众生来生其国。强记不忘乐住离欲。

  佛言。休息贪欲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身根不缺。二口业清净。三意不散乱。四得胜果报。五得大富贵。六众人乐观。七所得果报眷属不可破坏。八常与明人相会。九不离法声。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贪欲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离于魔怨及诸外道。  佛言。休息瞋恚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离一切瞋。二乐不积财。三众圣喜乐。四常与贤圣相会。五得利益事。六颜容端正。七见众生乐则生欢喜。八得于三昧。九得身口意光泽调柔。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瞋恚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得菩提时。于彼国土所有众生。悉得三昧。来生其国心极清净。

  佛言。休息邪见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心性柔善朋侣贤良。二信有业报乃至夺命不起诸恶。三敬信三宝设为活命不信天神。四得于正见不怪异事亦不简择良日吉时。五常生人天离诸恶道。六常乐福德明人赞誉。七弃俗礼仪常求圣道。八离断常见入因缘法。九常与正趣正发心人共相会遇。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邪见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速满六波罗蜜。于净佛土而成正觉。得菩提已。于彼佛土功德智慧一切善根庄严众生来生其国。不信天神离恶道畏。于彼命终还生善道。

  三聚部第七(此别有十三部)

  述意部损益部简德部忏悔部受法部请证部戒相部劝请部随喜部回向部发愿部优劣部受舍部述意部第一夫十善五戒心须形受。菩萨净戒可以心成。故戒法理旷事深。在家出家平等而受。慧牙因斯以成。定水沿滋而满。必庄严于六度。璎珞乎四等。虽复栋宇未成。而基阶已广。惟斯戒本。流来汉地。源始晋末。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者。赍此戒经及优婆塞法。东渡流沙。撮举章条。抄出戒本。凉州有道进法师者。道心超绝。慧力俊猛。流闻戒来。乃驰往^3□煌。躬自迎接。戒法。既至时无其师。于是谨依经文自誓而受。于时凉州道俗并未之知也。既而彼寺道朗法师。梦进从佛受记。又僧尼信士十有余人。咸同此梦。互相徵告。俄而进还。果受斯戒。朗年德崇重。西土之望。既爱乐大乘。兼证瑞梦。心喜内充。既从进受。以为菩萨胜地超过三乘。遂屈其年腊降为法弟。既而名德僧尼清信士女。次第受业三千许人。凉州刺吏闻进戒行。奉遵师礼。于是菩萨戒法流布京国。自尔已来黑白依持受者无量。愿斯甘露等雨大千。谨撰兹记录其始末耳。  损益部第二依璎珞经云。佛言。佛子。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聚戒是。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梵网经云。十无尽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

  五不饮不酷酒。六不自赞毁。七不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八不贪。九不瞋。十不谤三宝。是名十无尽戒也)。佛子。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不受是菩萨戒者。

  不名有情识者。畜生无异。不名为人。常离三宝海。非菩萨。非男非女。名为畜生。名为邪见人。名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受菩萨戒者。法师先为解说使其乐着。然后为受。又复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况复二人三人乃至百人千人等。福报不可称量。其法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其受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又犯名菩萨。不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三四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心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六道众生受得戒者。但解语得戒不失也。

  又善生经云。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离是二因缘。乃至他世。地狱畜生饿鬼之中。终不失戒。若于后世更受菩萨戒时。不名新得。名为开示莹净。

  又梵网经云。尔时智者向十方佛为受戒人。唱说羯磨已。十方诸佛及诸菩萨。遥见是人生子想弟想。咸皆垂心怜愍护念。由佛菩萨遥护念故。使受戒之人功德增长。不失善法。令受戒人举身毛孔从顶至足。如凉风入体举身悚栗。当知受者具其戒相冥中。尔时应有十方诸佛。以正法眼见此行者有实真心。释迦牟尼佛于圣众中。应唱如是言。告诸大众。彼世界中某甲国土某甲菩萨。从某甲智者请菩萨戒。此人无师。我为作师。怜愍故。

  又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唯除有七逆罪不得受菩萨戒。五逆罪外加杀和尚阿阇梨。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女。淫男女。十八梵天。

  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金刚神。畜生及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应教身所着袈裟。皆使坏色。与外道相异。

  又云。若佛子。太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同学同见同行者。而菩萨反生憍心痴心慢心。不起迎送礼拜。一一不如法。若欲供养时。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简德部第三(自下诸门。并依地持论。撰此戒法)

  缅寻圣教规受万途。窃谓地持最为枢要。今且谨依撰成大辙。拟为自用。讵敢兼人。夫论受戒唯有二种。一者弟子戒师千里之内七众俱是。然七众之中比丘最上。比丘之内又定耆宿为胜。然耆宿之德复有三种。一者同法菩萨。明种性备足。二者已发愿菩萨。谓发心具足。三者有智有力善语善说能诵能持者。彰毕竟复同。盖具此三德方堪为师。若全无此行则不任为师。弟子者。亦具种性发心方听受戒。  第二请师者。普贤观经云。将欲受菩萨戒。先请佛菩萨为师。请云。弟子某甲等。普及法界众生奉请释迦如来以为和尚。奉请文殊师利菩萨为阿阇梨。奉请弥勒菩萨为教授师。奉请十方诸佛为证明师。奉请十方菩萨以为己伴。我今依大乘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三说)既请得师。是以次为听许故。欲受戒者。具修威仪礼戒师已。应作是言。我于大德乞受菩萨戒。大德于我不惮劳者。哀愍故听许(三说)戒师答言好。既许可已。即教学方广摩德勒伽论五明论等。令知犯不犯染污不染污柔软中上及四十二戒。亦须谙委。然后对佛为受。若先学大乘者。便许而即受。弗同此例。谓从戒师听可之后。或三年。或百日。或一日。于道场内偏袒右肩。礼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礼一切大地菩萨。礼佛菩萨已念彼诸佛乃与菩萨三聚功德。及礼戒师长跪曲身。作是言。唯愿大德授我菩萨戒(三说)作是言已。长养净心。惟在得戒。无余念也。  忏悔部第四夫欲纳受净法。要须洗荡内心方堪得受。凡污心之垢唯迷与障。迷者谤无三宝。障者广起十恶。今教忏者正忏此二。又依梵网经云。若教戒法师。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师不与受。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日六时诵十戒四十八轻戒。若敬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纵是现身亦不得戒。若曾受戒。或犯四十八轻戒者。对手忏罪灭。不同七遮。又若欲受戒时。同言。现身不作七逆罪耶。不得与七逆人受戒。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不向六亲礼拜。不向鬼神礼拜。但解法师语。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犯轻垢罪。  我弟子某甲。仰启十方诸佛。弟子从本际有识已来乃至今身。或自不信三宝。或教人不信三宝。或见作随喜。或自轻慢三宝。或教人轻慢三宝。或见作随喜。或自侵损三宝。或教人侵损三宝。或见作随喜。或自杀盗淫。或教人杀盗淫。或见作随喜。或自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或教人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或见作随喜。或自贪瞋痴。或教人贪瞋痴。或见作随喜。于此众罪不生惭愧。失菩萨戒不自觉知。今于佛前至诚忏悔。愿众罪永断无余。志心敬礼一切诸佛(一遍亦得三遍弥善)。

  受法部第五此门有四。一定其种性。二定其发心。三定其渐顿。四正为受戒。第一问言。汝某甲善男子善女人听法姊法妹汝是菩萨不。答言是。戒师若坐若立问者皆得。所以坐得者。为戒师老而无力故。所以立得者。为戒师少而有力故。某甲者。盖题其父母师长所制名也。非谓称其荣族皇帝明府之号也。设称亦不发戒。  但背法逐情。非重道之仪也。

  第二问发菩萨愿不。答言已发。菩萨愿者。正是道心别名也。

  第三问其渐顿。依菩萨善戒经云。优波离问菩萨戒法。菩萨摩诃萨成就戒法利益众生者。先当具足学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若不具优婆塞戒得沙弥戒者。

  无有是处。若不具沙弥戒得比丘戒者。亦无是处。若不具如是三种戒者。得菩萨戒。亦无是处。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于四级者。亦无是处。若依萨婆多论云。若欲受沙弥戒先受优婆塞五戒。若欲受比丘具戒先受沙弥十戒。如人入海从浅至深。如是入佛法大海者。亦当如是。若有难缘不得渐受者。顿受比丘具戒者。亦得三种戒。然授者得小罪(准前菩萨。亦应如是。依地持论。顿发大乘心直受菩萨戒亦得也)。

  第四正为受戒。戒师问。汝善男子善女人。欲于我所受一切菩萨戒。所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诸戒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三说)今言善(男子女人)者。止为一人。若对多人。则言某甲等。

  第二明心念受法者。若无德行之人可对受者。是行者。应具威仪至佛像前。

  礼佛已胡跪白云。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及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于诸佛菩萨前受一切菩萨戒。所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此诸戒。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三说)梵网经云。若从师受不假好相。以戒师展转相承有力故。若对佛像前自誓受者。要请得好相方得受戒。以不从师受自无力故。要须请圣加被。若于定中。若于梦中。若于觉中。感得好相。与圣教相应者方得。若受戒者。但出自口立誓要期受词法用。一如依师受法也。  请证部第六既受得戒即须请验。先请菩萨。后请于佛。初请菩萨者。谓大地菩萨。大地者。谓种性地解行地乃至十地。普贤乃至贤首是也。受人胡跪戒师为起。礼于十方诸菩萨众作是言。我弟子某甲。仰启十方大地微尘数诸菩萨众文殊师利金刚幢功德林菩萨等。此某甲菩萨等在某国世界某伽蓝某像前。于我某甲所。三说受菩萨戒我为作证(三说)请诸佛者谓十方一切诸佛。且就一教。东方善德佛乃至下方明德佛等一切诸佛。第一大师。现知见觉。于一切众生现知见觉今某甲菩萨于某世界某伽蓝某像前。于我某甲所三说受菩萨戒。我为作证(三说)以某白故。

  无量诸佛大地菩萨前法有瑞现。或有光明。或有凉风。或有妙香。以有相现故。

  十方诸佛于此某甲菩萨起子想。大地菩萨起弟想。以起子想弟想故。有慈心爱念。令此菩萨从受已后犯即寻悔。专精念住坚持不犯。乃至菩提终无退转。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清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业。大慧不妄法。断除诸习。一切种妙智百四十不共法悉皆备满。乘大慈悲游腾十方。广度众生不辞劳倦。一切众生咸同此益。

  戒相部第七盖大圣度人功唯在戒。凡论戒也。枢要有三。一在家戒。谓五戒八戒是。二出家戒。谓十戒二百五十戒是。三道俗通行戒。谓三聚戒是。然此三聚复有三种。一者戒种种性是。二者戒心菩提心四无量是。三者戒行六度四摄是。然此度摄。若随威仪则名三聚。若依行位乃称为七。若就德位遂号七地及十三住。凡如此说皆是戒法不同也。上来略述戒体宗要。如是自下广明行者。既得戒已。须识戒相知其受时了达轻重功能多少。并宜诵持勿令忘失。我菩萨戒弟子某甲。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于某师所。依地持论。受得菩萨三聚净戒。其三是何。一者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起证道行。是断德因。终成法身。止即是持。作便是犯。

  顺教奉修慎而不为。二者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起助道行。是智德因。终成报身。作即是持。止便是犯。顺教奉修以成行德。三者摄众生戒。谓无生不度。起不住道行。是恩德因。终成应身。作即是持。止便是犯。摄律仪戒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无惭波罗夷。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无惭波罗夷。三者瞋心打骂众生前人惭谢不受其忏。无惭波罗夷。四者痴心谤大乘。无惭波罗夷。此即通明三聚所离过。能离体者。谓身口意业思也。摄善法戒者。善无不积。谓身口意善及闻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千助道行。顺教奉修。以成行德。摄众生戒者。四无量为心。四摄为行。四无量者。谓慈悲喜舍。悲能拔苦尽。慈能与乐满。喜谓庆众生离苦究竟乐法满足。舍谓令众生行佛行处至佛至处。方生舍心。四摄为行者。谓布施爱语利益同事。菩萨将欲摄物。先以财济免其形苦。次以爱语晓寤其心。令其信解言行。利摄者。依前信解次令起行。行谓戒定慧等。令总奉修。是行利摄。同事者。修行既满。转依究竟成就三身。同圣者所证。故地持论云。布施爱语。未发心令发心。行利未成熟令成熟。同利未解脱令解脱。上来所列。令受戒者诵之。知受戒时节。依师禀教。略识持犯也。

  述曰。既受得戒依经。亦须识六重八重等戒。初六重者。如依优婆塞戒经云。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虽为天人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尚不得暖法。况四沙门果。是名初重。如是不得偷盗。

  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不得邪淫。不得宣说四众所有过罪。不得酤酒。若破是等戒即失优婆塞戒。尚不得暖法。况得四沙门果。是名六重。

  第二八重戒者。如依菩萨善戒经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六重。二者出家八重法。若犯一一重法。现在不能庄严无量无上菩提。不能令静。是则名为名字菩萨非义菩萨。是名菩萨旃陀罗也。菩萨心有上中下。若后四重。下中心犯。不名为犯。若以上心恶心犯者。是名为犯上者。所谓乐作四事。心无惭愧。不知忏悔。不见犯罪。赞破戒者。是名上恶心犯。菩萨虽犯如是四重。终不失于菩萨戒也(八重者。如比丘四重后加菩萨不得为贪利养故自赞其身等。如前四波罗夷。

  帖初四重。便为八重)。

  若依梵网经地持论。有受是菩萨戒。有四十二轻垢戒不得犯。且逐要略述三五。余在广文。是故经云。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此戒。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麻皮谷纸绢等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经称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军阵等斗。亦不得听诸音乐。杂戏摴蒱。作贼使命。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财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吉凶。  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毒药。都无慈心。犯轻垢罪。

  若以恶心自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伪说空。行在有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僧尼。而菩萨见是事已。方便教化赎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既略识持犯即须礼退。故地持论云。令受戒者。礼佛一拜。大地菩萨一拜。

  不云礼法。义准通礼。三拜弥善。

  劝请部第八述曰。法师升座讫赞呗供养时。将为大众敷演法要。籍圣加被方得宣释。大众同时运心请圣加被。十方凡圣说听二众。加于观心。内益胜智。外增言辩。方能识欲知根。所说无倒。又加听者。一心恭敬无倒听闻。

  故阿含经偈云。  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又同请诸佛转正法轮。十方世界应成诸佛。于念念中出兴于世。越过数量。

  前念既尔。后念亦然。皆待请方说。十方凡圣处法界堂。咸请久住转正法轮。然诸凡圣敬人重法。心至诚故。诸佛随机受请转正法轮。随者诸佛赴机受请转法轮时。我及圣众常预劝请之流。无空过者。何以故。念念常劝请故。令诸众生闻法寤解。舍邪入正。越凡得圣。治我无始已来教人为恶破坏他善夺他胜利谤佛法僧尘沙障业。然诸众生既闻法已寤入得证。展转教导一切众生。尽未来际常无断绝。  十住毗婆沙论云。  十方一切佛现在成道者我请转法轮安乐诸众生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命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述曰。前偈请佛转正法轮。增长智慧。治我无始已来自作教人谤法之罪。后偈请佛久住受人供养。增长福业。治我自作教他谤佛恶业之罪。此则福智双行也。

  愿令我身心犹如明净镜十方诸佛土自在于中现彼一一刹海诸佛身充满谛观诸佛身真实无去来各放胜光明微妙难思议照除我烦恼如日消垂露得除烦恼已证见十方佛于一一佛前劝请修供养身心若未尽劝请无休息复愿我身心犹如净法界一一毛孔内流出诸佛云佛云难思议普覆众生类随彼所见闻如意受安乐众生界若尽心可缘界尽愿我净心内佛出无休废随喜部第九窃惟我所修施等诸善根皆从法界流是诸佛所行计我愚且鄙常应没诸恶何其年将暮得发施等心自庆希所得踊跃无有量因见诸众生修行凡夫善乃至一弹指我心悉随喜况诸大菩萨成诸波罗蜜满足诸地道而当不忻慕是故我庆悦稽首诸法藏回向部第十罪中之大罪恶中之大恶于诸众生内其唯我一人自非诸佛力及众生善根以自所作业望消己罪者会无如之何是以随所作一切诸善根不敢私自许尽回施众生即复为众生持彼所施善回向大菩提令究竟解脱彼既成佛已各以自在力皆共摄受我使行菩提道令佛入境界故我于众生最后成正觉所以净身心顶礼大回向发愿部第十一(初有十大愿。出摄论文自下诸愿。并是人述耳)  一供养愿。愿供养胜缘福田师法主。

  二受持愿。愿受持胜妙正法。

  三转法轮愿。愿于大集中转未曾有法轮。

  四修行愿。愿如说修行一切菩萨正行。

  五成熟愿。愿成熟此器世界众生三乘善根。  六承事愿。愿往诸佛土常见诸佛常得敬事听受正法。

  七净土愿。愿清净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众生。

  八不离愿。愿于一切生处常不离诸佛菩萨得同意行。

  九利益愿。愿于一切生处常作利益众生事无有空过。

  十正觉愿。愿与一切众生同得无上菩提常作佛事。

  愿我作大地广长无限量为诸众生等作真归依处凡有受用者成就对治道灭诸妄想识生长菩提心甚深无障碍受用不可尽愿我作大水具足八功德唯洗众生心烦恼诸垢秽悉令毕竟净满足佛菩提愿我作大火日月诸星光烧竭寒冰狱普照闇冥国于彼诸众生救摄无有余悉令得见道解脱一切过愿我作大风微密满虚空诸有热恼处扇之以清凉惔然受安乐愿我作虚空寂然无障碍摄受诸众生一切无有余其有受用者皆得二无我以空三昧乐而共相娱乐愿作药树王遍覆众生界见闻及服药除病消众毒毒消病已除烦恼亦皆无次以真如味充满佛法身愿我作饮食色香美味具于诸众生前一切皆示现随其所味乐一切皆满足至于生死际是食尔乃消愿我作衣服轻软色微妙小大随形量温凉称物情等心施众生决定无有余令彼心清净具足妙庄严愿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种善根。以此善根施与一切无边众生。悉共回向无上菩提。令我此愿念念增长。世世所生常系在心终不忘失。常为陀罗尼之所守护也。

  优劣部第十二惟居家持戒凡有四种。一曰下。二曰中。三曰上。四曰上上。若为现乐怖畏恶名。或为家法助随他意。或避苦役求离诸难。是为下人持戒。若为世间福乐坚持禁戒。是为中人持戒。若为诸法无常欲求离苦无为常乐涅槃。是为上人持戒。

  若为怜愍众生。专求佛道了知诸法。深观实相不畏恶道规招胜乐。是为上上人持戒。故智度论云。下持戒者生人中。中持戒者生六欲天中。上持戒者行四禅四空定。生无色清净天中。又下清净。持戒得罗汉道。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道。上清净持戒得佛道。又正法念经云。若畏师持戒名下持戒。非畏师持戒名中持戒。畏恶道持戒是名上持戒。

  受舍部第十三如大乘菩萨戒有三种。谓前三聚净戒是也。此戒受已谓与心俱。心无后际故戒不失。又善戒经云。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退菩萨心。二得增上恶心。离是二缘乃至舍身他世地狱畜生。终不失戒。后若更受不名新得。名为开示莹净故长也。

  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云。诸大德一心谛听。我今欲说三世诸佛菩萨成就利益一切众生功德戒。如是住菩萨戒者。即是前四波罗夷。若有犯者。不名菩萨。现身不能庄严菩提。又复不能令静。是似菩萨非实菩萨。犯有三种。有软中上。若软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数数乐犯。心无惭耻。不自悔责。是名上犯。菩萨虽犯于上四事。不即永失。不同比丘犯于四重即为永失。菩萨不尔。何以故。比丘犯四更无受路。菩萨虽犯脱可更受。是故不同。若依小乘戒有四种。一在家五戒八戒。二出家十戒二百五十戒。

  此之四种。一受得已谓与形俱身存戒在。身谢戒亡。故短大乘戒也。依毗昙论云。别解脱戒舍有四种。一作法舍。二命终舍。三断善根舍。四二形生舍。

  又萨婆多论云。若受斋戒已。遇恶因缘。逼欲舍戒者。不必要从出家人边舍。趣得一人即成舍。述曰。若有犯戒难缘逼其犯者。宁可舍。却为之后时无过。故论云。若五戒中犯一重戒。不成受八戒。若八戒中犯一重戒。不成出家受十戒。乃至具戒亦尔。所言四重者。谓盗满五钱成重。非处行淫。杀人自称得圣。随犯一戒。即名犯重。于戒律中无忏悔法。若依方等大乘经等。方开受忏。

  亦有诸师不许。向优婆塞等说四重者。恐成误错。若不许者。何故欲受戒前展转遣问。若舍时随对一人前舍。并得无问道俗皆成。

  问曰。受时所以要对出家人前成受。舍时对白衣亦得。

  答曰。受戒欲似登山采宝。所以稍难。舍戒欲似下阪弃珠。所以甚易。

  故四分律云。若有舍戒者。于佛法为死。受生则难。趣死极易。舍时应云。

  大德一心念。我先受得五戒为优婆(塞夷)今对大德舍却作在家白衣(一说便成八戒亦然)后若好心发时。欲更受戒应先忏前罪。后受亦得。

  颂曰。  大慈振法鼓开寤无明聋炉冶心秽垢防非如利锋护鹅不惜命守草养生同五篇遮轻重七聚荡心胸晨朝宣宝偈夕夜虔诚恭近未出苦海远念法身踪七支净三业五分满金容各愿坚固戒净土得相逢感应缘(略引十验)

  齐沙门上统晋沙门慧永晋沙门法安晋沙门昙邕宋沙门法度梁沙门智顺隋沙门净业隋沙门灵干唐居士张法义唐居士夏侯均齐上统师传云。汉明初感摩腾法兰唯有二人初来至此。不得受具。但与道俗。^2□发被服缦条。唯受五戒十戒而已。伏惟。如来出世八年始兴羯磨。震旦在白木条东二万七千里。开持律五人得授大戒。自后至汉第十桓帝。一百余年内犹用三归五戒十戒。迭相传授。桓帝已后北天竺国有五西僧。来到汉地。与大僧受具足戒。一名支法领。二名支谦。三名竺法护。四名竺道生。五名支娄谶。其时大律未有。支法领口诵出戒本一卷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时名旧羯磨。后到魏皇初三年。昙摩迦罗又译出戒律。后至元孝文世。有光律师。验旧羯磨及以戒本。文有加减多少不足。依大律本次第删集。现世流行。号为新羯磨。于时尼众来求受戒。支法领曰。如律所明。唯开边地五人僧受具戒。不论尼众。是时尼等辞退而还。泣泪如雨不能自胜。后到汉末魏初。东竺国有二比丘尼。来到长安。见比丘尼众。问曰。汝谁边受戒。尼众答曰。我到大僧所受五戒十戒而已。

  二尼叹曰。边地尼等悉未有具。为还本国化得一十五人来。三人在雪山冻死。二人堕黑□死。余到此土。唯有十人在此。诸尼悉赴京师。与授具戒。后到吴地亦与彼尼受具讫已。西尼思忆本乡。即附舶南海而还。及至上船唯有七人。三人命终。来去经途十七余年。后至魏文帝三年。内敕设无遮大会。魏帝敕问此土僧尼得戒源由。有何灵验。诸大德等咸皆不答。于时即有比丘。请向西国问圣人得戒源由。发足长安到于天竺。见一罗汉启白振旦僧尼得戒以不。罗汉答曰。我是小圣不知得不。汝在此住。吾为汝上兜率奉问弥勒世尊得不来报。即便入定向兜率天。具问前事。弥勒答曰。僧尼并得戒讫。仍请灵验。弥勒即取金华云若边地僧尼得戒。愿金华入罗汉手掌。不得莫入。发愿既讫。将华按手。其华入掌中。高一尺影现。弥勒语曰。汝到振旦比丘所。亦当如我此法。罗汉下来。如弥勒法。

  以华按比丘手。即入掌中。高一尺影现。瑞应既徵。其时即有远方道俗。来相钦仰。求受三归五戒。乃有无数。即号为华手比丘。当去之时有一十八人。自余慕住西国。或有冒涉流沙风寒命过。唯有华手比丘独还汉地。当本去日有迦毗罗神现身。语华手曰。道路悬远多诸崄难。弟子送师至彼来往清吉。未到之间。魏文帝殿前有金华空中现。文帝问太史曰。有何双怪。太史答曰。西域正法欲来到此。不盈一月。华手比丘掌中金华来到此土。初至之日空里金华即灭不现。大瑞既徵。故戒福永传也。

  晋庐山有释慧永。姓潘河内人也。贞素自然清心克己。言常含笑语不伤物。

  耽好经典善于讲说。蔬食布衣卒以终岁。乐住庐山与远同止。又别立一茅室于岭上。每欲禅思辄往居焉。时有至房者。并闻殊香之气。永屋中常有一虎。人或畏者。辄驱令上山。人去后还复驯伏。永尝出邑博晚还山。至乌桥。乌桥营主醉骑马当道。遮永不听去。日时向晚。永以杖遥指马。马即惊走。营主倒地。永捧慰还。因尔致疾。明晨往寺。向永悔过。永曰。非贫道本意。恐戒神为耳。白黑闻知归心者众矣。至晋义熙十年遇疾危笃。而专谨戒律执志逾勤。虽沈痾苦。而颜色怡悦。未尽少时忽敛衣合掌求屣欲起。如有所见。众咸惊问。答云。佛来。言终而卒。春秋八十有三。道俗在山。咸闻异香。七日乃歇。

  晋新阳县有释法安。一名慈钦。未详何许人。是远公之弟子。善持戒行。讲说众经。兼习禅业。于晋义熙年中。新阳县虎灾。县有大社。树下筑神庙。左右居民以百数。人遭虎死者。夕有一两。安尝游其县。暮投此村。民以畏虎早闭门闾。安径之树下。通夜坐禅。向晓闻虎负人而至投之树北。见安如喜如惊。跳伏安前。安为说法受戒。虎踞地不动。有顷而去。旦村人追虎至树下。见安大惊。

  谓是神人。遂传之一县。士庶宗奉。虎灾由此而息。因改神庙留安立寺。左右田园皆舍为众业。后欲作画像须铜青。困不能得。夜梦见一人迂其床前云。此下有铜钟。寤即掘之。果得二口。因以青成像。后以铜助远公铸佛。安后不知所终。

  晋庐山有释昙邕。姓杨。关中人。形长八尺。雄武过人。南投庐山。事远为师内。外经书多所综涉。志尚传法不惮疲苦。乃于山之西南。别立茅宇。与弟子昙果。澄思禅门。尝于一时。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往咨授。后少时邕见一人着单袷衣。风姿端雅。从者二十许人。请受五戒。邕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戒。神^8□以外国二锄。礼拜辞别。倏忽不见。后往荆州卒于竹林寺。

  齐琅琊^3□山有释法度。黄龙人。少出家。游学北土备综众经。而专以苦节成务。宋末游于京师。高士齐郡明僧绍。杭迹人外。隐居琅琊之^3□山。挹度清卓。待以师友之礼。及亡舍所居为栖霞寺。请度居之。先有道士。欲以寺地为馆。住者辄死。及后为寺犹多恐动。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经岁许间。忽有人马鼓角之声。俄见一人持名纸通度曰靳尚。度前之。尚形甚清雅羽卫亦严。致敬已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余年。神道有法。物不得干。前诸栖托。或非真正。故死病相继。亦其命也。法师道德所归。谨舍以奉给。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度曰。  人神道殊无容相屈。且檀越血食祭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备门徒辄先去杀。于是辞去。明旦度见一人送钱一万香烛刀子。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月十五日度为设会。尚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3□山庙巫梦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祠祀勿得杀戮。由是庙同荐止菜脯而已。度尝动散寝于地。见尚从外来以手摩头足而去。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瓯中如水与度含。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间。其徵感若此。齐竟陵王萧子良始安王等。并遥恭以师敬。资给四事。六时无阙。以齐永元二年卒于山中。春秋六十四矣。

  梁山阴云门寺有释智顺。本姓徐。琅琊临沂人。秉禁无疵陶练众经。齐竟陵文宣王。特深礼异。以天监六年卒于山寺。春秋六十一。初顺疾甚不食多日。一时中竟忽索荠饮。弟子昙和。以顺绝谷日久。密以半合米杂煮以进。顺咽而还吐索水洗漱。语和云。汝永出云门寺。不得还住。其执节精苦皆此类也。临终之日房内颇闻异香。亦有见天华天盖者(右五验出梁高僧传)。

  隋终南山悟真道场释净业。汉东隋人也。精研律部博综异闻。确乎内湛令响外驰。仁寿二年被举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藏寺。初欲于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忽感异香。满院众共嗟怪。因而树立将下舍利。赤光挺出照于人物。寺重阁上闻众人行声。及往掩捕扃闭如初。一人不见。塔北有池。沙门净范为诸道俗受菩萨戒。

  乃有群鱼游跃。首皆南向似受归相。范即乘船入水为鱼受戒。鱼皆回头绕船。如有听受。都无有惧。业庆其遇。乃以舍利置于佛堂。先有塑菩萨一躯。不可移转。至明乃见回首面向舍利。状类天然。一无损处。屡兴别瑞。传言不尽。大业十二年二月十八日卒于本寺。春秋五十有三。

  隋西京大禅定寺道场释灵干。俗姓李氏。金城逖道人也。而立性翘仰恭摄成节。三业护持均禁遮性。仁寿二年奉敕送舍利于雒州。置塔于汉王寺。初绕塔所屡放神光。风起灯灭。而通夕明亮不须灯照。又感异香从风而至。道俗通见。四月八日下舍利时。寺院之内树叶皆萎。乌鸟悲噭。及填平满还如常日。以大业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于本寺。春秋七十有八(右二验出唐高僧传)。

  唐华州郑县人张法义。年少贫野不修礼度。贞观十一年入华山伐树。遇见一僧坐岩穴中。法义便就与语。会天晦冥不归留宿。夜僧设松柏末以供养之。谓法义曰。贫道久不欲外人知。檀越出慎勿言相见。因为说俗人多罪累死皆恶道。至心忏悔可以灭之。乃令净浴清净被僧衣为忏悔。旦而别去至十九年法义病死。埋于野外。贫无棺^3□以新木瘗之。而苏自推木出归家。家人惊愕审问。知活乃喜。法义自说。初有两人来取乘空行。至官府入大门。又巡街南行十许里。街左右皆有官曹。门闾相对。不可胜数。法义至一曹见官人。遥责使者曰。是华州张法义也。本限三日至何因乃淹七日。使者云。法义家狗恶。兼有咒师。咒神见打甚困。袒衣而背青肿。官曰。稽过多咎。与杖二十。言杖亦毕。血流洒地。官曰。将法义过录事。录事署发文书。令送付判官。判官召主典。取法义按。按簿甚多盈一床。主典对法义前披检云。去簿多先朱句毕。有未朱句者。则录之曰。

  贞观十一年法义父使刈禾。义反顾张目弘骂不孝。合杖八十。始录一条。即见昔岩穴中僧来。判官起迎问何事。僧曰。张法义是贫道弟子。其罪并忏悔讫灭除。  天曹案中已句毕。今枉追来不合死。主典云。经忏悔者。此案句了。至如张目骂父。虽蒙忏悔事未句了。僧曰。若不如此。当取案勘之。应有福利。抑判官令典将法义过王。王宫东殿宇宏壮侍卫数千人。僧亦随至王所。王起迎僧。王曰。师当直来耶。答曰。未当次直。有弟子张法义被录来。此人宿罪并贫道句讫。未合死。主典又以张目视父事过王。王曰。张目忏悔此不合免。然师为来请。可特放七日。法义白僧曰。七日既不多。后来恐不见师。请即住随师。师曰。七日七年也。可早去。法义固请随僧。僧因请王笔。书法义掌中作一字。又请王印。印之曰。可急去还家。凭福报。后业不可见我。宜以掌印呈王。王自当放汝也。法义乃辞出。僧令送出至其家内止黑。义不敢入。使者推之。遂活。觉在土中甚轻薄。以手推排得出。因入山就山僧修福。义掌中所印之处文不可识。然皆为疮。

  终莫能愈。至今尚存。陇西王博叉与法义邻近委之。王为临说(右一验出置报记)。

  夏侯均者。冀州阜城人也。显庆二年病。经四十余日昏乱殆死。自云。被配作牛频经苦诉。诉云。尝三度于隐师处受戒忏悔。自省无过。何忍遣作牛身受苦如是。均已被配磨坊。经二十日。苦使后为勘当受戒。是实不虚。始得免罪。此人生平甚有膂力。酗酒好斗。今现断酒肉。清信贤者。为隐师弟子斋戒不绝(右一验出冥祥拾遗)。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九